


2025-07-14 次
怕審計檢查出問題?LIMS如何確保記錄合規可靠?
“報告缺原始記錄被通報”“紙質數據改得看不清”“設備校準時間對不上”——實驗室審計的這些“噩夢”,本質是記錄“不可溯、不可信、不合規”。傳統紙質或分散電子記錄易丟、易改、難查,成了審計“重災區”。而LIMS(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)通過“全流程留痕、防篡改、自動合規”,讓每條記錄都成“鐵證”,從源頭堵住審計漏洞。
一、全流程留痕:從樣本到報告,每一步“有跡可循”
審計核心是“追溯”,需從報告倒推原始數據、操作、設備信息。傳統靠“人工補錄”,常因“漏記步驟”“補填時間”導致記錄與實際脫節。LIMS通過“數字化流轉”,讓記錄“自動生成,無需補錄”。
樣本流轉自動記:樣本接收時,LIMS生成唯一編碼,后續“前處理→檢測→復檢”環節,實驗員掃碼操作,系統自動記錄“時間、人員、操作”。某環境檢測實驗室曾因“紙質流轉單丟失”無法證明樣本未污染;用LIMS后,輸入樣本編號,5秒調出“接收至檢測的完整日志”,審計直接認可。
設備數據自動抓:色譜儀、光譜儀等設備與LIMS直連,檢測數據自動上傳,無需手工抄錄。某藥檢所曾因“手工記錄設備數據”被質疑修改;用LIMS后,數據帶“采集時間戳”,審計核對“設備原始文件”與“LIMS記錄”,數值一致,直接采信。
二、防篡改設計:數據“一旦生成,無法修改”
審計最關注“數據真實性”,傳統紙質易涂改、電子文件可覆蓋,均無保障。LIMS通過“技術加密+不可編輯日志”,讓記錄“生成即鎖定”。
哈希加密存證:LIMS為每條數據生成唯一哈希值,若修改,哈希值改變,系統標“異常”。某材料實驗室曾因“實驗員修改異常值”被處罰;用LIMS后,修改需管理員權限且留痕,異常數據標紅,審計“造假”風險降為0。
不可編輯日志庫:所有操作自動存入“審計日志”,記錄“操作人、時間、內容”,日志僅可讀不可刪。某化工實驗室用后,審計抽查“3個月設備校準記錄”,系統調出“校準人李四,9月5日14:00完成”的日志,直接確認合規。
三、合規自動校驗:填單到出報告,每一步“符合標準”
審計常因“記錄缺項”打回報告。LIMS內置“合規規則庫”,從“填單”到“出報告”自動檢查,確保“符合ISO 17025、GLP等標準”。
必填項強制填:實驗員填“檢測記錄”時,系統彈出“必填字段”,未填無法提交。某檢測機構曾因“漏填設備編號”被要求補錄所有報告;用LIMS后,填單合規率從85%升至100%。
報告模板自動合規:LIMS內置CNAS、CMA等模板,生成報告時自動填充合規字段,避免“格式錯誤”。某生物醫藥實驗室用后,審計“報告合規性”通過率從70%升至98%。
總結:LIMS的“合規力”,是實驗室的“審計底氣”
審計的本質是“驗證記錄可靠性”。LIMS通過“全流程留痕→數據防篡改→合規自動校驗”,讓每條記錄都成“可追溯、不可改、符合標”的“鐵證”。當審計員不再追問“記錄哪去了”“數據改沒改”“步驟全不全”,當實驗室從“怕審計”變“迎審計”,LIMS就成了實驗室的“合規護城河”——畢竟,記錄可靠了,審計才不怕。
您的瀏覽器當前寬度低于1200px;請使用1200px以上寬度訪問。
您的瀏覽器當前寬度低于1200px;請使用1200px以上寬度訪問。